金九银十旺季依然可期!
对于舆论热点和突发舆情,要把握时、度、效,做好引导,防止产生次生负面舆情。
7日和11日后四川盆地东部局地有臭氧轻度污染。西南区域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未来一周,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无明显霾天气。东北区域未来一周,受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无明显霾天气。7日区域中北部太阳辐射强,有利于臭氧生成,将有轻至中度臭氧污染。7日,区域中南部白天辐射强,有利于臭氧生成,将有轻至中度臭氧污染。7日和11日后,区域北部部分时段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有利于臭氧生成。
7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白天辐射强、气温高,有利于光化学反应,将有轻至中度臭氧污染。8日至9日,区域中南部降水增多,臭氧污染缓解。从5月7日起,生态环境部先后启动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清废行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天保卫战等专项督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田为勇还强调,随着国家管理越来越严,标准绝对不会只在重点区域用完以后就不用了,合适的肯定还会推广。发挥微信举报作用、使用执法APP、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准确性。田为勇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内容是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的转变和调整,从过去生态环境部主要抓宏观政策,抓顶层设计,转变为既抓宏观政策,又抓微观落实。很多情况是某一个时间段,每天早晨七点到九点在某一个网格发生变化。
生态环境部梳理总结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4行动,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和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等四个专项行动,涉及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等生态环境的主要领域。通过狠抓执法督察,把责任扎扎实实落实到基层。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是抓宏观顶层设计。七个标志性战役和四个专项行动每日发布督查进展情况和发现问题清单,曝光突出环境问题,组织现场采访和深度报道,采用多种形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督查运用在线监控、热点网格技术、在2+26城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划出了PM2.5浓度较高、排放较大的3600个热点网格。2018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水利部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印发《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通过联网数据,我们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个企业的排放情况以及监控设施的运行状况。目前,各地正按照清理现场,查清来源,依法处理非法倾倒企业和严肃追责问责四个方面要求积极整改中。大家知道,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场标志性的战役。督查中,我们会在微信群对督查人员三天一提醒。
(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行动进展情况从5月7日开始,分三批开展督查,第一批督查对8个省(区、市)20个城市开展督查,共督查458个黑臭水体,确认其中26个未消除黑臭,同时新发现黑臭水体242个。通过去年我们一年的强化督查,就是让大家把药吃下去,效果是明显的。
采用卫星遥感数据,精确判断水源地边界。5月,印发《关于聚焦长江经济带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方案》《全面落实2018-2020年行动方案》。
督查前,派出单位会做廉政教育,督查组成员签署廉政承诺书。在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详尽安排。截至5月底,生态环境部已对问题严重的111个案件进行部级挂牌督办,对于其它一般性的1197个问题进行省级挂牌督办,并以督办函的形式向问题所在地市县两级政府交办。去年我们是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中心,派驻28个督查组开展督查。(二)清废行动进展情况5月9日,调集3000人,组成150个督查组开展了清废行动2018第一阶段督查。
以问题为导向,生态环境部直接指挥,全面发现问题。我们从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中调选精英组成调度指挥部(专项办),负责调度督查组活动。
对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惩不贷。去年每个城市8个人,今年每1-3个县(市、区)3人,无论是督查数量还是督查深度都有很大提升。
在京津冀2+26城市共安装1532家企业,涉及到烟囱也就是监控点共2935个,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刘友宾:下面,请大家提问。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其次要抓好督查落实,再有就是要有一套正确的策略和方法。他还表示,京津冀2+26个城市所有45米以上的烟囱,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和环保部联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了三个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去年每天查300-400个点位,现在每天就要查2000-3000个点位。
从今年10月1日起,京津冀2+26城市钢铁、火电等行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随后将视情况逐步推广。以公路转铁路和柴油货车治理为重点,优化运输结构。
重中之中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对全部1308个问题通过部网站、中国环境报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共抽调全国27个省(区、市)执法骨干1426人,组成273个专项督查组,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群众投诉举报等多种渠道报送的3991个清单内问题,发现清单外问题2260个。以矿山、绿地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
工作中绝不允许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且指名道姓公开通报。8-9月重点工业炉窑、矿山治理、小火电淘汰、扬尘治理及秸杆焚烧等。(四)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进展情况6月11日开始,组成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开展督查,拉开了今年蓝天保卫战的序幕。今年以四大结构调整为治本之策。
此次污染防治攻坚战每一个战役或专项行动都要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力量,既抽调地方力量,也抽调部机关、直属单位人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
今年是以县(市、区)为中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531个县(市、区),派驻约290个左右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1至3个及以上县(市、区),深入一线开展督查。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环境执法和强化督查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去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强化督查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凝聚了大家的辛劳和奉献,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七项标志性战役和四个专项行动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针对特定地区的重点问题开展工作,目标和任务清晰有限,绝非大而全。我们强化督查也相应的从去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展到了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从28个城市扩展到了80个城市,三个区域的督查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有驻点督查,也有机动式督查。
最新留言